特色年貨 舌尖上的春節
編輯發布:月餅品牌_棕子_批發_華美月餅價格表 發布日期:2018-12-18 點擊人氣:156
特色年貨 舌尖上的春節
“臘”味年貨:臘肉、臘香腸等
臘味是一道客家人過年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。臘味和油炸食品一樣,容易保存,因此客家人喜歡在臘月時,腌制肉類。客家人擅長用鹽,或許是因為鹽飽含“汗水的味道”,勤勞的客家人,品嘗著鹽調出的美味,品味著汗水調出的生活,調出的越來越紅火的日子。

發粄、甜粄等
“粄”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和小吃。“米”與“反”聯合起來表示“大米制作的食品”。客家的粄有用粘米做的,也有用糯米粉做的,還有用木薯粉做,經過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來,品種有上百款之多。其中,較具代表性是發粄和甜粄,這兩種粄是客家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小吃,也是祭祀祖先時會用到的祭品。

釀酒、釀豆腐等
客家人的年里,“釀”食必不可少。釀作為客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更是春節團聚時難以忘懷的味道。過年時,少不了自家釀的酒;吃飯時,少不了自家做的釀豆腐等“釀菜”。客家人將濃厚的思鄉之情釀在了平淡的家常菜中,釀出來的不僅是年味,還有對自己的犒賞,對家人的愛,對新的一年的期盼。

炸煎圓、炸馓子、炸芋圓等
客家人由中原南遷,依山而居,山中氣候相對濕冷,因此客家食品口味均較濃烈、油量多,利于御寒祛濕。油炸食品耐保存,成為了客家人極為鐘愛的小吃及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。在過去物質不豐盛的年代,過年的空檔里,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制作油炸年食,在遮陽通風的倉庫里存放,可以保存到來年春耕勞作之時,作為能量的來源。同時,油炸年食也預示著來年“紅紅火火”的美好愿望。

豬肉丸、牛肉丸、牛筋丸等
丸子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和傳統婚宴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。在客家方言里,“丸子”的“丸”字與“團圓”的“圓”字發音相似,喻指“團團圓圓”。因此在年味里,它的角色非同一般,客家人對它的喜愛,體現了客家人對“團圓”的珍視。
“百節年為首”,客家人過年遠勝于其他的節日,具有延續時間長,涉及面廣、投入人力財力大、節日氣氛熱鬧、內容豐富多彩等特色。對于年貨的準備,客家人尤其重視,兒時采買、制作年貨的場景你是否還能想得起來?這些特色年貨你還記得幾樣?